淋漓春雨,需要广阔天空(新语)
发表时间:2016-5-25 9:20:28
来源:人民日报 2016-05-19
平地一声雷,“网红”韩春雨来了。
在NgAgo这个基因编辑新技术被发现之前,韩春雨只是默默无闻之辈。而如今,在闷热的初夏,这个名字仿佛如春雨般沁入人心,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个“三无”人员的身上。无名校背景、无名气、无职位,韩春雨的发现却震动了中国乃至国际生命科学界。
好一场“春雨”!
常年剃光头只因嫌料理头发“麻烦”、放弃大房子选择“蜗居”只为离实验室更近一些、放弃评职称只求加快科研进度……正是这一点一点的“特立独行”,造就 了心无旁骛、执著行路的韩春雨,造就了与他的科研贡献一样有价值的“春雨气质”。“这是一个科学家的自我修养”,略带戏谑的自喻,却道出了鲜为人知的艰 辛:十年里未曾发表论文,科研经费欠了近30万元,科研计划屡次受挫……然而,成功的基因就潜藏其间,韩春雨如耐得住寂寞的“扫地僧”一般,“板凳坐得十 年冷”,以极大的恒心与耐力,探索全新道路,绘制美丽画卷。终于,十年不鸣,一鸣惊人。
“春雨”因何而降?
成名的韩春雨,面对聚光灯依旧谦逊,但对于自己的“东家”河北科技大学,却不吝褒奖。的确,这所1996年才合并组建的省属高校配得上褒奖:为一名副教 授安排独立实验室,并提供科研资金;给予极大的学术自由度,不因长时间没有科研成果而有所动摇;甚至,韩春雨不愿申请课题,学校也听之任之。正是因为有了 这片包容开阔的学术“天空”,“春雨”才得以痛快淋漓地释放。
有人担心,韩春雨的成功只是偶然,将成“孤例”。然而,“偶然”的成功又何尝不是一种必然:科研不仅需要“灵光乍现”的惊喜,也需要“十年磨一剑”的等 待;不仅需要科学家持之以恒的探索,也需要鼓励创新、自由宽松的外部环境。倘若不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宽容,韩春雨会不会如自己所言,因十年无论文业绩,在 “学术GDP”考核中被扫地出门?倘若不是韩春雨坚守“科学家的生活方式”,他会不会在为“经费、职称、文章”的努力中迷失方向,在“出名要趁早”的焦虑 中忘记初心?这场科学界的淋漓“春雨”,是答案,也是叩问。
哲人有云,“科学,就是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,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。”韩春雨们用人生书写科学进步的轨迹,用票子、房子去衡量评价他们是一种唐突,而为他们创造一片让科学梦想成真的天空,或许才是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慰藉。
编 者后记:韩春雨“一夜成名”给我们以深刻启迪!一是观念要不断更新,进一步解放思想,大胆破除民办高校就不能出“原创性成果”的“神话”。二是要有“伯 乐”的慧眼,多几双识别“千里马”的“千里眼”,能够识别哪些是具有“科学家气质或潜质”的年轻教师。三是要给“千里马”舞台,要拿出更好的“天空(机制 与环境)”给他们,让他们将来飞得更高、更远!当然,科学家成长成才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,不能急功近利。以上关键三点做好了,武生院也可能为国家贡献出不 同类型、不同层次的“袁隆平”、“韩春雨”,甚至“屠呦呦”!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0-20年,甚至更长时间,但要有这个耐心、恒心!